M.Bannicke Piano
班尼克钢琴
|
古典乐应改的九种陈规陋习27
英国皇家学会一位德高望重的研究员因试图人群冲浪而被赶出音乐厅 据英国《独立报》消息,2014年,英国皇家学会一位德高望重的研究员在一场主打“平易近人”的音乐会中被《哈利路亚大合唱》感动得不能自持,最终因试图人群冲浪而被赶出音乐厅。这也许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对于一位初涉交响音乐会的观众来说,古典乐演出的观演礼仪都显得太沉闷了。鼓掌和着装的规矩让人不知所措,而且,这些都和享受音乐没什么关系。为此,《音乐多伦多》网站于近日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九条关于古典乐演出礼仪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倡议为了古典乐的未来,废除一些陈规陋习: 一、不准在乐章间鼓掌。观众总是发自内心地想与台上的音乐家交流,演出中不应只是音乐家单方面享有交流的权利。有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比如马勒《第八号交响曲》第一乐章结尾处带给听众的震撼太过强烈,不能鼓掌太折磨人。 二、要求观众手机静音。每场音乐会总有人忘了静音或关闭手机,与其指望观众做到自觉静音,不如直接在音乐会演出期间屏蔽信号。可惜在美国和加拿大这样做不合法,但这条法律是否可以更改? 三、在舞台上调音。音乐家们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传递某种信息,但在舞台上调音是想传递什么?任何一个管弦乐团、独奏音乐家或室内乐团都应该做到在上台前调好自己的乐器。 四、指挥反复上下台谢幕。这个愚蠢的传统在音乐会新人看来格外的莫名其妙,是否可以改掉它? 五、指挥与首席握手。毋庸置疑,乐团首席在乐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指挥与首席的握手更像是一种程序化的仪式,而不是两人之间真挚的问候或表示敬意。 六、标有“新晋作曲家”的音乐会。事实上,如果这位作曲家不是还没毕业,或者小于18岁,那他们就应该和其他音乐家一样,不使用“新晋”这个词。 七、长时间起立鼓掌。这应该是一种少见而特殊的场面,只留给最令人赞叹的演出。否则,这种举动就丧失了原本的意义,也毫无含金量可言了。 八、燕尾服。如果不是为了搭配大礼帽和单片眼镜,那么在着装上还是与时俱进些吧。 九、以当代音乐开场。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当代音乐作品放在音乐会的开场,这样做既忽略了作品本身也会破坏整场音乐会中曲目分配的平衡。(国家大剧院 编译) |